[人民币] 中国2024年贸易顺差创新高,达7万亿人民币

比亚迪的电动汽车正在中国苏州太仓港等待装船。中国出口从汽车到太阳能电池板等各种产品,为本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
中国周一公布了去年的进出口总值。由于向世界各地的出口剧增,而国内企业和家庭在进口产品消费上谨慎支出,中国的贸易顺差去年达到了逾7万亿元。
根据通货膨胀的情况做出调整后,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远超包括德国、日本或美国等出口大国在内的任何国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达到过的水平。自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主导全球制造业以来,中国的工厂正在以任何国家未曾有过的规模占据全球制造业的主导地位。
来自中国工厂的商品大量涌入全球市场,已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贸易伙伴那里引发批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征关税,试图减慢中国商品涌入的速度。中国已在许多情况下采取了反制措施,让世界与一场可能会进一步破坏全球经济稳定的贸易战越来越近。
候任总统特朗普下周就将上任,他威胁要升级本已富于攻击性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了去年的进出口总值,中国去年的出口货物达到25.45万亿元,进口18.39万亿元。由此产生的贸易顺差为7.06万亿元,打破了之前的记录,即2022年的5.86万亿元。
12月的强劲出口,包括一些可能是赶在特朗普上台并开始提高关税前匆忙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导致中国的单月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529.1亿元。
虽然中国在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进口上存在贸易逆差,但制成品贸易顺差已占中国经济总产值的10%。与之相比,美国对制成品贸易顺差的依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达到峰值,当占美国生产总值的6%,当时,欧洲的工厂大都转向了战时生产,不再制造商品。
许多国家谋求制成品贸易顺差,因为工厂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而且对国家安全也很重要。贸易顺差指的是出口总值超出进口总值的金额。
中国出口从汽车到太阳能电池板等各种商品,为本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出口不仅为工厂的工人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也为高收入的工程师、设计师,以及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创造了就业机会。在通胀调整基础上,中国工人的工资在过去十年增长了近一倍。
与此同时,中国已大幅放缓了工业品的进口。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在推行自力更生的国策,最引人注目的是通过《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府承诺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投入2万亿元。
中国已从汽车进口国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超过了日本、韩国、墨西哥以及德国。为了有朝一日取代空客和波音飞机,中国的一家国有企业已开始制造单通道商用喷气式客机。中国公司生产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太阳能电池板。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